> 文章列表 > 钢轨应力放散的原理

钢轨应力放散的原理

钢轨应力放散的原理

钢轨应力放散的原理主要是为了释放钢轨内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确保钢轨在锁定轨温范围内能够自由伸缩,从而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内部应力过大,影响钢轨的稳定性和线路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应力放散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将无缝线路上的扣件、防爬器等装置全部松开,让钢轨自由伸缩,将积累的内部温度应力释放出去,然后再重新锁定线路。

以下是应力放散的几个关键点:

1. 温度应力 :钢轨在铺设时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应力,夏季钢轨膨胀,冬季收缩,这可能导致轨道几何状态改变或钢轨拉断。

2. 放散目的 :通过应力放散,可以使钢轨恢复到铺设时的无应力状态或设计锁定轨温,从而确保钢轨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伸缩。

3. 放散方法 :应力放散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如“零应力综合放散法”,在放散段自然温度条件下,使用滚筒支撑轨下,松开扣件,用撞轨器沿钢轨走行方向依次撞轨,使钢轨自由伸长或缩短。

4. 应用条件 :应力放散通常在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以及需要在春秋两季对无缝线路进行,以均匀钢轨内部应力,为列车安全行驶提供保障。

5. 计算公式 :钢轨伸长(或缩短)的计算可以通过公式 l=0.0000118*t*L 进行,其中 l 是钢轨伸长量,t 是温度变化值,L 是钢轨长度。

通过上述原理和方法,可以确保铁路轨道在温度变化时保持稳定,避免因应力过大而导致的轨道损坏和列车运行安全问题。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钢轨应力放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如何计算钢轨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铁路钢轨应力放散在什么季节进行?